环氧乙烷,这个曾经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利润明星,如今正经历着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的阵痛期,其下游深加工行业也面临着同质化恶性竞争的风险。尽管环氧乙烷及深加工产业光环渐褪,但其所散发的吸引力却仍然巨大。环氧乙烷及深加工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这条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链该如何走向成熟?记者在第三届环氧乙烷及下游产品技术市场研讨会暨全国环氧乙烷及下游产业发展协作组年会期间,进行了采访。
产能上去了
价格下来了
一场专业的环氧乙烷及下游行业的技术市场盛会,吸引了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化工、中国兵器、奥克集团、三江集团、德纳国际、烟台万华、佳化化学、金燕化工等业内大佬和200余名参会者,这说明环氧乙烷及深加工产业足够诱人。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参会,也没想到大家的热情这么高。”南京一家企业的市场负责人对记者说,“大概因为这是目前乙烯下游产业里,为数不多赚钱的产业链。”
商品环氧乙烷,一直被称为化工市场的长青树,价格从2002年开始突破1万元/吨,持续了近10年的高利润。
据了解,环氧乙烷是乙烯的下游产品,与乙烯具有强烈的共生性。乙烯资源的稀缺,一直是制约环氧乙烷产业发展的瓶颈。国内乙烯工业门槛较高,拿不到乙烯资源,也就谈不上涉足环氧乙烷项目。2006年前,环氧乙烷生产基本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产能不大、价格高企,曾长期是市场上的紧俏货。
不过,近年随着乙烯原料多元化的逐步实现,这一瓶颈渐渐被打破,更多的生产主体得以进入环氧乙烷生产领域,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2014年已达45.3%。
“前几年这个产业的利润太高了,最高时达每吨8000多元。企业都是有逐利性的,很多企业开始投资上项目。”全国环氧乙烷及其下游产业发展协作组理事长顾其昌对记者说。
顾其昌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商品环氧乙烷产能高速增长,2005年我国商品环氧乙烷总量仅37万吨,但2013年产能已达243.9吨,当年新增产能63万吨。2014年,商品环氧乙烷又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新增产能151万吨,年底时总产能将达394.9万吨。
受产能急速扩张的影响,环氧乙烷高价位的格局也被逐步打破,商品环氧乙烷的利润由最高每吨8000元跌落至1000元上下。行业普遍认为,环氧乙烷作为风险等级较高的产品,目前已算是低利润,合理的利润水平应在2000元左右,也是行业可以接受的区间。
当然,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目前国内环氧乙烷下游产品与国外相比还远远不够,很多产品有待开发并工业化生产。环氧乙烷价格的理性回归,为环氧乙烷向下游深加工发展创造了更有利条件。
短期存过剩
前景仍看好
产能上去了,过剩的阴云随之而来。
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商品环氧乙烷产量是产能的82%;而2013年,产量只有产能的77.8%,出现了明显过剩。在这种形势下,环氧乙烷及下游产业未来发展前景是否乐观,业内出现了不同声音。
“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个产业已经一塌糊涂,产品卖不掉、价格上不去;另一种则仍然看好未来市场。我认为长期看好,但关键在于未来两三年困难期,企业能否挺得过去。”顾其昌说。
“进来的企业太多了,这个行业做烂了。”深圳一家企业负责人的叹息,代表了很多悲观企业的看法。
与此同时,表达乐观态度的企业更多。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集团董事长朱建民对产业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环氧乙烷当前的产能过剩只是阶段性过剩。他表示,产品供需不可能总是保持平衡,过去环氧乙烷供不应求,于是大家都来投资建项目,当这些产能短期集中释放时,又出现供过于求,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
“中国市场是积极的,跨国公司走遍世界市场,得出的结论是未来50%以上的化学品市场在中国。但我们中国企业"身在此山中",总是有些看不清市场。”朱建民说。
从美国特地赶来参会的美国科学设计公司高级经理麦克对中国市场十分看好。他告诉记者,环氧乙烷的过剩是短暂的,因为中国的新增产能这几年投产比较多,但从长远看,其下游应用市场前景向好。
“环氧乙烷的下游应用主要是日化品,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形成和这一部分人消费水平的提升,应用市场毫无疑问是向好的。”麦克对记者说。
更为重要的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重视环氧乙烷及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对乙烯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环氧乙烷产业链是乙烯下游第二大产业链,国内乙烯总量的27%用于生产环氧乙烷。朱建民告诉记者,环氧乙烷向下游精深加工,可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化工新材料,发展环氧乙烷及深加工产业,能够将乙烯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方向调整,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中石化首次开始对外销售30万吨乙烯。朱建民分析认为,这说明央企开始重视环氧乙烷产业链的发展,也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资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企乙烯资源向外提供、甲醇(2766, -10.00, -0.36%)制烯烃带来机遇、国际乙烯资源丰富,这3方面都将为环氧乙烷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应用有潜力
研发需加劲
制约环氧乙烷产业的瓶颈被乙烯工业大发展打破,下游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制约也随之打破。
“现在环氧乙烷只要想买就能买到,而不像以前很困难才能拿到,价格也平稳多了。”中石化华东销售公司经理朱陶说。在他看来,环氧乙烷资源丰富、价格趋于合理,下游深加工产业将迎来大发展。
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环氧乙烷下游产品产量增加,进口产品量已由最高时期的90余万吨下降为10余万吨,很多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
下游利用开发也日益加强,许多企业纷纷开发下游产品,如奥克集团开发了聚羟酸减水剂、太阳能电池用晶硅切割液;扬巴公司建成投产了乙二醇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乙醇胺装置;德纳化工建成年产10万吨乙二醇丁醚项目及配套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项目。
2013年,国内商品环氧乙烷产销量约178万吨,占环氧乙烷总量的39.7%。商品环氧乙烷主要用于生产减水剂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聚多元醇、氯化胆碱和聚乙二醇等。其中,减水剂聚醚占商品环氧乙烷消费比例的34%,是其下游第一大消费市场。
对于未来市场,业内人士仍普遍看好聚羟酸减水剂。据了解,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主要用于铁路、轨道交通、核电站以及商品混凝土等。长远来看,聚羧酸市场将有长远且强劲的需求表现,城市轨道交通、核电站的扩建工程等构成减水剂聚醚单体强大的下游需求支撑。
奥克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用聚醚供应商,其产品占有国内40%以上的市场份额。朱建民告诉记者,随着聚羟酸减水剂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萘系减水剂的替代,其未来市场前景依然被业内人士看好。据他估算,2015年,减水剂聚醚市场需求或将达到83万吨。
不过,随着下游产品数量的迅速增加,业内担忧,产品同质化将导致环氧乙烷深加工产业进一步面临恶性竞争。业内专家纷纷表示,根本解决之道是要拓展下游应用,还是那句老话:研发该加把劲了。
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研究员杨斌介绍,在商品环氧乙烷第三级或第四级产业中,中国企业只是基本涉入或还是空白。因此,当前国内企业应该顺应国家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研发力度,拓宽产业链,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
“环氧乙烷下游有几千种产品,如果生产1万吨产品和生产1000吨下游产品的利润一样,那我们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资源呢?企业不一定非要追求量大,而是要追求科技含量高。”顾其昌说。
“现在国内环氧乙烷下游应用还局限于四大类产品,如果在此之外能够再开拓出新的应用类型,那么现在的环氧乙烷恐怕不仅不过剩,量还不够。”全国环氧乙烷及其下游产业发展协作组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陶念曾说。
据陶念曾介绍,美国科研机构将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产二氧化碳基聚合物,这类聚合物未来将拥有12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这种技术路线低碳、清洁,希望国内有财力的企业能够和研究机构合作,尽快追赶国外先进水平。
记者也了解到,业内一些企业已开始开拓环氧乙烷新的应用领域。比如,奥克集团正在积极发展低碳环氧乙烷精细化工新材料,将高活性的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乙烯脂等。
“这不仅是新产品,同时又能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起来,属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样的产品符合奥克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的战略,是我们公司未来致力于发展到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的产品。”朱建民对记者说。
理顺产业链
合作谋共赢
从乙烯到环氧乙烷再到下游深加工,通过几年的高速发展,这条产业链完整了,但还算不上健康。
上游暴利下游挣辛苦钱,导致很多企业想进入上游。而上游产能过剩,又导致企业要建设更多下游应用项目,产品同质化打价格战。在业内人士看来,理顺产业链尚需一个过程。
“这个产业能不能发展好,我认为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乙烯产业能不能取得革命性的发展,比如甲醇制烯烃能够把乙烯价格降下来,这样民营企业的环氧乙烷竞争力将增强;另一方面,就是上下游能不能站在一起合作共赢。”顾其昌说。
首先,产业链上要形成纵向合作。
业内人士建议,环氧乙烷制造企业和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应该建立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顾其昌认为,在当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果要发展,企业在环氧乙烷价格上应形成共识。上游在定价时要考虑下游产业的利润空间,做到放水养鱼。如果下游企业活不下去,上游企业的产品也没有出路。
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环氧乙烷企业的认同,国内民营环氧乙烷龙头企业三江化工董事长管建忠认为,上下游企业应该站在一起,共同谋划长远发展。
三江化工目前有5套环氧乙烷装置,实际总产能45万吨,公司目前正在投建甲醇制烯烃项目。管建忠表示,今后三江化工的发展重心将转变为以甲醇制烯烃为核心来进行上下游延伸发展。随着2015年甲醇制烯烃项目的投产,公司将采用国际化乙烯加工定价机制和双方协商定价机制,实现上下游共赢。
其次,下游应用企业的横向合作也要加强。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企业之间要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规范竞争的共赢关系。
本届研讨会令朱建民感到意外的是,无论参会还是到奥克集团扬州基地参观的人数,都比预料的多。
“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是前些年没出现过的情况,说明行业有凝聚力了,也反映出大家都有沟通、交流、合作的需求。”朱建民说。
正是出于合作的需要,全国环氧乙烷及其下游产业发展协作组成立并起到了搭建交流平台的作用。在这一平台上,不少企业负责人达成共识,通过加强沟通协作,企业间可以相互了解发展动向,有利于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这不仅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奥克集团明确表态,未来将不会涉足5万吨以下的小规模产品,但同时行业里也有企业愿意致力于将小产品做精。大家都有各自的定位,差异化发展对行业是好事,前提是大家要做好沟通,互通有无。”朱建民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大企业做强,强的还要带弱的。企业一定要加强自律,不能搞恶性竞争。只有理性发展、合作共赢,这个产业才能越来越好。”顾其昌说。
观点
开辟蓝海,突破瓶颈
辽宁奥克集团董事长朱建民:企业发展不能只靠机遇,而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战略定位,深入地去研究市场、全球发展趋势、国家相关政策,然后做出判断、少走弯路。
现在全球都在关注中国市场,我们为什么不去很好地研究国内市场呢?在这方面,奥克集团过去10年有2个成功案例,就是减水剂和切割液,目前分别占国内市场40%和75%以上的份额。这两个产品,我们都不是在国内市场形成的时候才开始做的。2002年,切割液全国才进口100多吨,但我们认为这个产品与环氧乙烷有关系,所以密切关注,另外这个产品也符合奥克的战略定位。
奥克的战略是立足环氧、创造价值,实现策略是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就是大趋势,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大。尽管当时切割液是个小产品,但它符合公司战略和产品开发策略,于是我们开始研发进而投放市场,7年时间做到12万吨产能。
同样,2006年高铁建设将聚羧酸减水剂替代了萘系减水剂,我们将关注了多年的减水剂投放市场,从2007年的700多吨增长到现在30多万吨。
奥克的战略定位非常清晰,这两个产品都是围绕环氧乙烷的。市场竞争永远都存在,如果有清晰的战略定位,深入研究市场,就能看见市场中的蓝海,而不是一窝蜂地挤进红海搞同质化发展。
全国环氧乙烷及其下游产业发展协作组理事长顾其昌:环氧乙烷产业链现在越做越大,这几年迅猛发展,产业链上下游都出现过剩迹象。在一个产业过剩的时代,如何摒弃市场竞争唯价格论的思维定式,转向靠质量与服务解决方案为主的市场营销理念,值得业内企业深思。
环氧乙烷下游产业链所表现出的创新不足、产品单一、新产品新功能开发不足、高端进口替代缺乏等等,已经严重制约了环氧乙烷及其产业链的发展,这也是本行业寻求突破的主方向。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研究院研究员杨斌:环氧乙烷面临全面过剩,利润下降明显,走上了“明星产品—大宗产品—亏损产品”的中国式老路,产业链也较短,属于单一循环。在这种形势下,我建议企业一是建立成本模型,优化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增长力。二是优化拓宽产业链。放眼看世界,找到行业领先企业,对领先企业的现有产业布局和未来方向进行研究,再梳理、解析自己企业的产业链,确定优化对象及产业链延伸方向,然后对周边环境、政策和舆论环境进行研究。三是积极做好国际市场布局。
中石化华东销售公司经理朱陶: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行业自律很重要。对于环氧乙烷企业,我有两个建议:一是淡季自扫门前雪,即在消费淡季根据自己客户群的需求把握产量;二是新增产能企业,应积极开发新的市场,面向新增需求,大家公平竞争。企业要在蓝海里竞争,而不是都扎进红海里打价格战。
产业链上下游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共生,然后共赢。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大家都要有生存的空间,不能有的环节吃饱了,有的环节没饭吃。如果下游客户做不下去,上游供应商自然也活不下去了。
此外,企业间应该配套发展,而不应同质发展。比如一家企业上了环氧乙烷项目,其他企业可以围绕这个项目去做相关配套项目,也可以是工程技术配套,而不是也上同样的项目。